司机有礼行人讲理 斑马线才能“暖”起来

  • 法治 | 2017-11-19 10:51:42 | 来源:法制日报
  • 0
      原标题:司机有礼行人讲理斑马线才能“暖”起来

      从斑马线过马路时,一名耄耋老者向为自己让行的机动车司机鞠躬致礼,成为热点新闻,感动了无数人。

      一名机动车司机主动招手,让站在斑马线上的行人通过,行人与司机互相微笑致意。这条公益宣传片传递着文明交通的温暖。

      “斑马线前礼让行人”这条文明交通语,今年以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词。

      与此同时,随着各地加大对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此不同声音也响起。

      一张篡改的央视新闻截图反映了这种声音——“重点关注,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抓拍系统被紧急叫停,饱受司机诟病,增添城市拥堵”。

      “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行人被处罚,红绿灯路口的行人乱闯红灯阻碍机动车通行怎么办?还有就是路口人特别多,特别是高峰期,机动车一直礼让下去形成机动车大面积交通拥堵又该怎么办?”不少机动车司机表达困惑。

      斑马线前如何礼让行人?行人、司机、交通秩序管理者都是何种态度?如何让文明交通走得更稳、更远?《法制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

      数据

      交通事故数下降

      过斑马线“车不让人”罚100元扣3分。

      今年6月26日,湖北省武汉市正式启动机动车不按规定礼让斑马线的集中交通整治活动,驾驶员一旦因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礼让斑马线,将按此规定处罚。

      6月26日,武汉全市共对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礼让斑马线的驾驶员宣传教育1358次,开具处罚决定书125张。

      此前一个月,从5月25日开始,武汉交警对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礼让斑马线的违法行为,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教育宣传工作。截至6月25日,在全市范围内,武汉交警已对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礼让斑马线的驾驶员进行了15876次宣传教育。

      武汉市公安交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公安部《人行横道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标准,该市不断完善机动车未礼让行人违法行为电子抓拍系统,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电子抓拍。

      来自武汉市公安交管部门大数据分析显示,从8月起,全市未发生因机动车在人行横道不让行引发的死亡交通事故,交通事故起数呈明显下降。

      11月2日,武汉市公安交管局公布,9月1日至10月31日电子抓拍机动车未礼让行人违法行为排名前十名的路口、路段,排名第一的路口为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解放路路口至花堤街路口),该路口日均抓拍100余起。

      现场

      不礼让时有发生

      11月7日9时30分许,记者到武昌区张之洞路(解放路路口至花堤街路口)实地探访。

      解放路路口并没有设置红绿灯,公交车与出租车一般都能主动礼让行人,不过私家车不礼让的行为时有发生。

      9时50分许,一对中年夫妻从斑马线过马路,公交车已停车让行,一辆蓝色本田私家车从他们面前穿行而过。

      在武汉,礼让斑马线是公交司机必须执行的一项内部制度。7月起,武汉公交一公司、二公司采取GPS实时监控的办法,随机抽查营运车辆,一旦发现司机有不礼让斑马线行为,就会开出“行车违章通知单”,情节严重者将被责令停班。

      “相较于以前,现在情况已经好了很多。”在解放路路口开了6年餐馆的张氏夫妇告诉记者,以前有些货车、翻斗车过此处路口斑马线时,只要看到没人就直接一脚油门冲过去。

      武汉大学医学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花堤街路口。该校保安熊道林介绍,今年6月以来,该路口机动车礼让行人情况明显好转,“公交车做得非常好,只要有行人通过就会停车让行,但一些私家车依旧和以前一样,很容易被抓拍”。

      在设置红绿灯的路口,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11月8日15时30分许,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与东三路交叉路口,人行道上绿灯亮起,正当行人过马路时,右转车辆也纷纷驶过,有些车辆甚至贴着行人身边通过。

      “机动车驾驶员在右转或左转时遇到过马路的行人应该停车让行,否则就要被罚款扣分。”在洪山路与东三路交叉路口执勤的武汉市公安交管局武昌大队五中队黄姓辅警告诉记者。

      沿着该路口前行近500米,也有一个交叉路口,因修建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洪山站,路口被封闭,来往车辆只能沿环岛绕行,右转的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情况更加普遍。

      “新的规定刚出台不久,大家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要相互理解相互适应。我一个老头,大家都照顾我,让我先走。”今年70岁的王大爷说,武汉交警实行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的新规出台后,他没遇到过机动车不礼让的行为。

      记者还先后在武汉市江汉区江汉路、武昌区友谊大道等城区主路段人行横道附近探访,发现虽然机动车不礼让行为时有发生,但行人普遍对武汉治理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表示肯定。

      困惑

      礼让面临太多现实

      “开了快4年车,这是我第一次被扣分。”杨先生坐在电动车上激动地说。

      上周末,杨先生开着白色轿车经过武昌区张之洞路解放路路口,看到一个人站在斑马线前,以为他不走了,杨先生轻踩刹车从行人面前低速通过却没想对方缓缓走了过去。最终,杨先生的行为被认定为不礼让行人,扣3分、罚款100元。

      “这也算不礼让行人?现在开车太难了。”11月7日,感觉非常委屈的杨先生向记者抱怨。

      与杨先生有类似困惑的司机并不在少数。

      自武汉交警集中整治斑马线前开车不礼让行人行为以来,许多司机被扣分罚款。

      “很多司机不知道如何具体操作,以为在人行道前减速慢行就行了,行人也是一样,习惯于边走边停。”武汉一所高校的退休教师李先生正在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长江二桥交通大队办理驾照销分,其中有3分是因为过斑马线不礼让行人被扣。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武汉市细化了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的具体标准:当前方斑马线有行人行走时,机动车驾驶员应在斑马线30米外减速;20米外,车速要减到15公里/小时以下,脚要放到刹车踏板上;在停止线外必须停车,依次在斑马线前停车让行。当前方斑马线没有行人行走时,机动车驾驶员也应在斑马线30米外开始减速,做好有行人横过道路的停车让行准备,无行人横过时低速通过。

      “礼让行人肯定是对的,现在开车遇到斑马线,只要有人经过我就停车。”有30年驾龄的出租车司机彭师傅说,“但有些行人素质真不高,过马路磨磨蹭蹭甚至玩手机,这也要管管。”

      “什么时候管管那些乱闯红灯、翻越栏杆的行人?不要成天盯着司机。”年轻的出租车司机汪师傅也认为要加强行人管理。

      “现在是红灯状态,请退回到待行区。”在记者走访过的武昌区洪山路与东三路的交叉路口,这种提示音每隔半分钟就会响一次,该路口安装了行人闯红灯自动抓拍设备。

      尽管如此,短短20分钟,就有近10人闯红灯:有推着装满塑料瓶小推车的中年妇女,也有怀抱小孩的老年人,一个穿着白色波点针织短衫的年轻女子独自一人打着电话笑语盈盈走过斑马线,完全不看身旁一排等待在斑马线外的汽车。

      记者在汉口最繁华的循礼门看到,这种情况更加普遍:路口红灯还在亮着,两旁行人就已经开始向路中间靠拢,原本的四车道被挤压成两车道,车辆只能一辆接一辆缓缓通过。

      “对闯红灯行人的自动抓拍设备只能起到威慑作用,我们并没有权力处罚这些闯红灯的行人。现在的法律比较宽容,没有对行人闯红灯设定明确的处罚标准。”武汉市交管局武昌大队五中队黄姓辅警说。

      建议: 文明交通合力而为

      “斑马线就是生命线,一旦发生事故就是非死即伤。”武汉市交管部门负责人说,司机不开车时也是行人,大家要学会换位思考,各自做好应该做的。

      这位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规范司机行为,武汉将在全市数千个人行横道前喷涂“礼让斑马线”提示语,并在200个路口、路段加装机动车未礼让行人违法行为的抓拍设备;同时将进一步引导行人,在更多没有红绿灯的人行横道附近设置地灯,提醒行人注意机动车;抓拍行人闯红灯随意穿行马路的行为,曝光其不文明行为;带头闯红灯的,将加强教育管理。

      “路权是相互的,机动车和行人要相互尊重。”宪法学者、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陈焱光说,在法治社会里,机动车原则上要礼让行人,但是不能够绝对化,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处理。行人不能滥用法律赋予的权利,肆意穿行斑马线。陈焱光认为,对司机罚款扣分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营造安全的交通秩序,要进一步完善交通设施,也要对行人加强教育引导。

      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司门口附近的户部巷美食风情街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150米长的街道常容纳数万游客。入夜之后,不断有行人从户部巷里涌出,穿过没有红绿灯的人行横道。公交车主动让行,不一会儿后面就接起了长龙。在交警的指挥下,路人停下脚步,车辆才陆续通行,但是依旧有行人见缝插针从车前挤过。离此最近的人行天桥位于武昌解放路与民主路交叉路口,相距约数百米,没有人愿意走过去。

      面对此类交通困境,单纯依靠法规约束司机或行人,并不能妥善解决问题。“交通参与者的素质源自于交通行为习惯,习惯源自于规则的长期约束和养成,规则需要软件和硬件同步落地。”接受记者采访的交通专家刘干说,当下的城市交通难题,是道路交通快速建设中各类矛盾的交织,是若干个大大小小的人、车、路、环境之间相互不匹配症结形成的系统病变。

      今年6月23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召开全国视频会,对深化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治理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会议要求:要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对行人过街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完善信号灯和标志标线,增设行人安全岛等二次过街设施,加大投入建设行人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切实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刘干建议,全面实施城市交通组织优化,通过提纲挈领的全局路网规划,营造便利、快捷、高效的交通环境。“通过出行的习惯、安全的水平、通行的规律、运行的负荷、人居与路网的密度、路与场的比重、客流与物流、公交的换乘节奏等等数据化分析,实行一次全方位的政策研究和系统调整优化,在现有的规模状态下‘螺丝壳里做道场’,力争实现一个新的效率常态化。”刘干说。(记者 刘志月 实习生 刘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夏微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www.hxwsgw.com  |  华夏微视  |  联系电话:010-56141205   5842761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6057604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155号
    • 主管单位:北京华夏百科信息技术研院   主办单位:华夏网络文化研究中心  投稿邮箱:hxbkyj@163.com
    • 技术支持:北京欣闻天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