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消息(记者李天胜、荣佳昕、吴盈玲、李欣宏):9月23日,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大同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天下大同”全媒体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在山西省大同云冈石窟启动。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胡邦胜、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参赞戴蓝、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张九桓出席了启动仪式。

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中)等嘉宾共同启动文化交流活动
自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以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携手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联合地方政府共同主办系列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外国驻华使节和丝路沿线国家媒体记者深入中国城市进行体验采访,传播并交流“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内涵和实践进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胡邦胜在启动仪式上讲话(摄影:王传俊)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胡邦胜在讲话中指出,大同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城之一,作为中国北魏时期的都城,当年的大同商贾云集,多元文化交融,充分见证了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况。而云冈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蕴含印度、中亚、西亚的艺术元素和欧洲的文化特征,是多元文明融合的鲜活见证。他还提到,当今世界全球化潮流势不可挡,我们更应该提倡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而大同所代表的改革、包容、开放、和谐的城市底蕴与特质,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示范和样板。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在启动仪式上致辞(摄影:王传俊)
在启动仪式后,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等驻华使节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外国媒体记者等多位外国友人出席了“一带一路•天下大同”文化交流活动。来自中国各地的茶人为中外宾客展示了中国传统茶文化,展现中国式的美好生活方式。在云冈石窟的第20窟佛像前,中外嘉宾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品茗、交流。

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右七)与文化交流活动工作团队合影(摄影:李毅哲)
在文化交流活动现场,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介绍了在北魏时期云冈石窟的开凿过程和发展,为大家解读了大同历史上作为丝绸之路东端大都会所起到的沟通东西文明的重要作用;著名文化学者巫新华则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一带一路”的发展进程以及大同在“一带一路”发展中独特的历史地位。古琴演奏家王鹏、青年笛箫演奏家刘小冈、音乐组合哈雅乐团现场演绎了中国古琴名曲《平沙落雁》和《HAYA的传说》等世界音乐作品。

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在“丝路茶语”现场向中外嘉宾解读了石窟和大同的历史(摄影:黄文华)
从23日起,来自印度、巴基斯坦、老挝、缅甸、泰国、菲律宾、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马尔代夫、阿富汗等国的14家外国媒体将在大同展开联合采访,实地探访云冈石窟、悬空寺、大同古城等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探寻大同历史上作为不同文明汇聚之地的辉煌历程,传播大同在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蜕变与复兴。作为此次活动的媒体支持,中华网将对活动全程进行记录和报道。

文化学者巫新华讲述“一带一路”的历史进程(摄影:王传俊)

来自伊朗的媒体记者现场分享体会(摄影:李天胜)

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王鹏演绎古琴名曲《平沙落雁》(摄影:王传俊)

青年笛箫演奏家刘小冈(摄影:王传俊)

青年笛箫演奏家刘小冈(摄影:王传俊)

来自中国各地的茶人为中外宾客展示中国传统茶文化(摄影:王传俊)
华夏微视编辑:冷雪
华科网隶属华夏百科信息技术研究院,本院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全国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各地各界、百科百业纷纷掀起“五个建设”新高潮,“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于担当,奋力争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本院整合一流的中央级媒体、国家级出版单位、科研院所、行政部门、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地方机构、企事业单位等资源,建立密切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聚集“高、专、精、尖”百科百业人才,发挥跨行业、多领域、权威性等优势,致力于新闻、文化、农业、工业、能源、环境、经济、医学、食品、健康、旅游、国学、影视、艺术、书画、音乐、教育、法律、史志、商业、网络等领域的研发应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现招聘高级研究员、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特邀研究员,欢迎有志之士加盟。
联系人:田老师、张老师
电话:010-58427616
邮箱:hxbkyj@163.com
更多详情请登录:http://www.hxbkyj.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夏微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