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秋,笔者在边防团六连任政治指导员,接待沈阳军区李德生司令员(右二)来连队视察时留影
曾被捆绑监禁开除党籍
李德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曾撰文回忆李德生。李德生是“打”出来的将军,12岁当上童子团团长,14岁参加红军,16岁入党,“哪里战斗最激烈、哪里最危险,他就往哪里冲,有时还要代替牺牲或负伤的连排长指挥战斗。由于表现出色,多次受到团、师首长乃至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的表扬”,迟浩田写道:李德生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参加了夜袭阳明堡机场、响堂铺、百团大战等着名战役战斗,“在上甘岭战役第二阶段,他奉命统一指挥在前线作战的两个军的部队,机智灵活,浴血奋战,击退敌人数百次猛烈进攻,赢得了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
解放战争中,李德生带领部队一路鏖战,从上党、邯郸、大杨湖等战役战斗到千里跃进大别山,攻克襄阳,飞越长江天堑,进军大西南……他也走上了旅长、师长的指挥岗位,成为刘邓手下一名赫赫有名的战将。二野名将王近山对李德生的作战能力也有过高度评价,“打仗很硬,不怕苦,任务交给他,他就像老牛顶架,缩不回来。” 上甘岭战役李德生率部接替防务时,王近山对三兵团政委杜义德说:“李德生上去了,我就可以睡大觉了。”
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长征时却曾被开除党籍。1935年6月,因遭错误路线迫害,他被捆绑监禁,撤销党支部书记和班长职务、开除党籍,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对党的信念,仍然坚定地听党的话、跟党走、随部队参加了长征,三过雪山草地,不怕牺牲,英勇战斗。1936年12月,他又重新入党。1946年3月,党组织撤销张国焘错误路线时期对他的处分,确定党龄从1932年第一次入党时算起。
李德生也曾在回忆录中谈到这次被开除党籍的经历:“王明、张国焘推行‘左’倾路线给革命造成了巨大损失。这条错误路线,连我一个普通战士也深受其害,使我遭受了参加革命5年来最大的一次挫折”,他写到,“我就是在没有党籍的情况下,跟着党三次过雪山草地”。“回顾红军时期,我的7年战士生活,可以说是历尽磨难。我还遇到错误路线的打击,一个战士被张国焘路线开除党籍,也是少有的”。
受毛主席赏识赴京任职
李德生的仕途变动非常引人注目。1969年4月,他以12军军长的身份当选政治局候补委员,不久开始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祝庭勋曾任李德生秘书,他表示,李德生的上述仕途变动,都是毛泽东“钦点”和力挺的。
祝庭勋回忆,1968年6月,安徽发生了“芜湖事件”,造反派包围部队、冲击军事机关,震惊中央和全国。毛泽东同意调十二军到安徽。李德生时任十二军军长,仅用了30多天时间,制止武斗、收缴武器,并促进了两派的大联合。
1968年10月,在八届十二中全会开幕式上,周恩来宣布出席会议人员的名单。念到李德生时,毛泽东突然打断,问道:“哪个叫李德生?”毛泽东虽未见过李德生,但对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猛将的名字却很熟悉。听到主席问自己,李德生从列席人员的位置站起来。“我看安徽的事情办得不错。我们不是通报了他那个整芜湖吗,芜湖整得不错嘛!那个芜湖问题可是复杂了”,毛泽东说,“你们是怎么搞的啊?”李德生只说了一句话:“就是大造舆论!”人们都在倾听,想听听他如何继续回答毛泽东的问话。谁知李德生却回答完毕,站在那里。会场的气氛有些异样。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对这样的回答表示满意,他接过话题说:“是啊,就是要造舆论,我们共产党人闹革命,几十年来,就是靠造舆论。不然的话,怎么能拉起那么多的队伍。不做群众工作,你没有群众,也就没有军队,没有党,没有无产阶级政权。”
1969年,在九届一中全会上,李德生当选政治局候补委员。1969年7月下旬的一天,李德生在安徽接到周恩来的电话:“中央决定,调你到北京工作。”祝庭勋称,这一安排是毛泽东的意见,毛泽东赞成由李德生担任总政治部主任。可对于总政治部主任的人选,林彪另有打算,林的本意是从吴法宪、李作鹏中任命一个。有一次毛泽东主持政治局会议,时任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长的谢富治发言说:“李德生是带兵打仗的人,不是搞政治工作的,不适合做政治工作。”毛泽东当即批评说:“李德生不合适,你就合适?”
李德生来京后,即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周恩来谈对李德生的工作安排,明确他“管理军委办事组的总政工作”。李德生说:“总理,我感到职务太多,担子太重,担心干不下来,安徽省和南京军区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免掉?”毛泽东把手一挥说:“不要免,一个也不要免。南京的不要免,安徽的也不要免。”毛泽东为什么这么安排,我们不能妄加猜测。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应该是有深意的。周恩来鼓励说:“德生同志,就按主席的指示,大胆地工作。”毛泽东具体指示说:“你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三分之一时间在北京工作,三分之一时间读书学习,三分之一时间到下边搞调查研究。”此后,李德生就按照这三个“三分之一”,开始了他的一段特殊政治生活。
参与处理“九一三”事件
1971年9月13日凌晨,周恩来告诉李德生林彪要乘飞机跑,要李德生立即到空军指挥室坐镇。
李德生立即赶到空军,担任值班的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副参谋长白云接他进了作战值班室。李德生立刻将在天安门参加国庆阅兵排练的空军参谋长梁璞找来,空军政委王辉球也赶来了。这时,标图板上显示256号三叉戟飞机正在向北飞行,已经过了承德,到了内蒙古上空。李德生立即向周恩来报告,请示要不要拦截。周恩来回复:毛主席说,林彪是我们党的副主席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要阻拦,让他飞吧。周恩来还说,林彪是党中央副主席,把他打下来怎么向全国人民交代!
接着,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下了禁空令,派陆军进驻全国所有的军用、民用机场,任何飞机不得起飞。这时,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把电话打到空军作战值班室,对李德生说:“李德生同志,你一定要好好保卫党中央、毛主席。”
9月14日下午2点,周恩来接到驻蒙使馆发来的电报,让秘书念,当听到256号三叉戟飞机于13日凌晨2时30分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坠毁,机上8男1女全部死亡时,连声说:“啊,摔死了!摔死了!”9月15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同政治局成员举杯庆贺。不动一兵一卒,不费一枪一弹,清除了党、军队、人民的一大祸害。并当场宣布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暂时不参加政治局的活动,集中精力检查自己的问题,揭发、交代林彪的罪行。
李德生带领工作组又查获了大量的材料,发现了一个本子里面恶毒攻击毛泽东、准备发动政变的内容。李德生赶紧派人提审知情人李伟信,李伟信说明这就是《“571”工程纪要》,是林立果、于新野在1971年3月下旬在上海拟定的政变纲领。李德生把原件和李伟信的交代材料很快报给了周恩来,周恩来转呈毛泽东。毛泽东看后认为收集到的林彪罪行材料中,这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一件,要求立即“印发给政治局各同志阅”。
林彪事件发生后,毛泽东开始考虑事业由什么样的人接续下去。他在南巡谈话中曾经说过要用李德生、纪登奎、华国锋这样的人。
符合毛泽东提议的条件
1973年春,在筹备召开中共十大时,政治局开会讨论提名党的主席、副主席人选。毛泽东说:“主席谁来当啊?”政治局委员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主席来当。”毛泽东说:“小平同志说,有的老同志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可以当顾问。我看可以组织一个中央顾问委员会,我来当主席。但我还是要管的,不仅‘顾’,而且‘问’。”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毛泽东的这个提议显然是不可能的。人们纷纷发言,不赞成毛泽东的这个提议。毛泽东说:“你们都不赞成,我只好还做主席,鞠躬尽瘁。”
毛泽东又说:“谁来当副主席?”周恩来详细汇报了政治局开会酝酿的情况,毛泽东听完,伸出手指头说:“我看,恩来算一个,洪文算一个。”周恩来汇报说,有人对王洪文有些看法,毛泽东说:“他当过农民,当过兵,还当过工人,算个儿童团,不能看不起儿童团。”毛泽东继续往下说:“康老(指康生)算一个,剑英算一个。”毛泽东沉思了一下说:“我看,现在的候选人里面,有老的,有青的,还没有中的!我们不是讲老、中、青三结合吗?我们也应当老、中、青三结合啊!”按照那个时候的说法,40岁以下为青年,40岁以上、60岁以下为中年,60岁以上为老年,毛泽东、周恩来、康生、叶剑英都属于老年了,王洪文属于青年。
毛泽东的话,让在场的很多人有了想法,比如说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等人。这时,毛泽东又开口说:“这个‘中’,我的意见是从军队里面选。”这实际上就把江青、张春桥等人排除在外了。周恩来发言说:“同意主席的意见,建议李德生同志作为一位候选人。他是军队的,年龄五十七岁。”毛泽东说:“可以。”在场的李德生没有一点精神准备。他赶紧站起来说:“我不合适。资历和水平、能力都不够。”毛泽东看着李德生。李德生有点紧张,说:“从我们党内来说,李先念同志可以作为党的副主席人选。”李先念就坐在李德生旁边,他拉拉李德生说,主席都表态了,你不要再说了。
8月30日,在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李德生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成为正国级领导人。至此,李德生以他独特的经历和特殊的功绩走上了党中央副主席的职位,这是李德生政治生涯的顶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夏微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