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国际融媒体联席会采编中心 北京讯(田梦 袁芳 何欣)盛夏时节,万物并秀。2025年7月21日,由华夏融媒国际文化中心、中报新媒体传播中心、和平大同国际管理中心、华夏百科信息技术研究院等10余家机构联合发起的华夏国际融媒体联席会主席团部分核心成员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在京举行座谈会,共同见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智慧党建服务体系”的璀璨成果。这一融合前沿科技与党建智慧的创新平台,不仅是对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求的生动体现,更是以融媒体之力赋能新时代党建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华夏国际融媒体联席会主席团主席田建海亲临现场并发表讲话。作为深谙党建研究、文化传播、媒介融合、法务主管的业界精英,他指出,在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和信息快递的融媒时代,呼唤党建工作的智能化、高效率、快节奏、提水平势在必行。“智慧党建服务体系”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通过构建强大的融媒体矩阵,塑造一个开放、协同、充满活力的新时代党建生态。华夏国际融媒体联席会矢志成为坚实桥梁,贯通央级媒体的权威资源、地方组织的创新实践与广大党员的学习需求,让党的创新理论以更具时代感、更有影响力的方式,抵达每一个组织末梢,真正实现凝心聚力、共铸辉煌。他真诚表达,同时饱含着对党建工作与科技文化深度融合的热切期许。
当与会嘉宾步入“视听智慧党建服务体系”核心展区,中关村文化科技产业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张建国的目光中闪烁着科技工作者的敏锐光芒。他亲自体验党建智慧云屏流畅的AR交互后,赞叹道:“这不仅仅是一块屏幕,它承载着党建智能化转型的厚望。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海量优质视听资源与党务管理、党员学习无缝融合,为基层党组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中关村作为国家创新品牌矩阵,愿积极推动更多文化科技精锐力量融入其中,为智慧党建注入澎湃的创新动能。”
《中国村志网》编辑部主任、华夏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何欣则从乡村文化传承与基层治理的视角出发,发表了深刻见解:“智慧党建的根系必须深扎于广袤的基层沃土。这套体系的可视化、互动性优势,为记录乡村党建生动历程、弘扬基层党员先锋风采、传播红色村史文化开辟了新路径。我们期待它能成为新时代的‘数字乡情馆’,让乡村党建的鲜活实践被看见、被铭记、被传颂,让党的政策理论借助视听力量,在田间地头焕发出更旺盛的生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坚实的组织与思想保障。”
首都青年学者杨青女士作为新生代研究力量的代表,对智慧党建的深远意义表达了独特洞见:“这套体系为连接党的优良传统与青年一代认知习惯架设了崭新桥梁。其互动性、沉浸式体验,是激发青年党员学习热情、深化理论认同的有效载体。它不仅是工具革新,更是理念升级,预示着党建工作正以更贴近时代脉搏、更契合青年特质的方式焕发朝气。青年学者群体愿积极投身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助力智慧党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释放凝聚青年、引领未来的强大效能。”
作为专业能力强、技术水平高、政治修养好的优秀才俊,央广视讯有限公司视听智慧党建事业部主任张孚在介绍阶段性成果时,充满责任感、使命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智慧党建服务体系’的初心,就是要让党建工作真正‘活’起来、‘实’起来。该体系整合顶尖资源,运用智能技术,实现了党务管理、学习教育、品牌塑造的全流程覆盖,打造出‘可听、可视、可交互’的全新党建应用场景。”他坚定表示,“今后,我们将持续深化技术融合与内容创新,使其更精准契合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党组织权威性、统一性、指导性、服务性的综合需求,让每一次组织生活都成为凝心聚力的生动实践,让高质量党建的旗帜在每一个智慧终端上高高飘扬。”
此次调研座谈,既是对阶段性成就的检阅,更是面向未来的庄严启程。大家一致表示,希望由田建海主席带领的华夏国际融媒体联席会核心成员单位牵头,联袂张建国执行会长所代表的科技驱动力、何欣副秘书长所深耕的乡土文化根基、杨青学者所关注的青年发展未来,以及张孚主任所主推的技术创新实践,多方发力、多措并举、多元融合,共同奏响“智慧党建服务体系”的时代乐章。
目前,一个深度融合权威视听资源与前沿信息技术,覆盖党务管理、党员教育、品牌塑造全链条的智慧党建新生态已然崛起。该服务体系必将成为新时代党建强基固本、凝心聚力的闪亮名片,在数字时代浪潮中,铸就党群同心、砥砺前行的新辉煌!
总编:田建海 责编:袁芳 郭晋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夏微视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